阅读历史 |

第421章 新鲜血液(1 / 2)

加入书签

郑和似笑非笑的看着柳升问道:“柳侯爷就没有别的想法吗?英国公与成国公可是已经建立藩国了!”

“这······若是陛下能够封藩柳升当然求之不得,就怕陛下早已忘了勋贵封藩之事!”

“柳侯爷!你这就冤枉陛下了,眼下陛下当务之急是把藩王外封,别忘了除了藩王之外,陛下还有九个兄弟呢!

英国公与成国公那是给诸位勋贵的示范,让诸位看到外封的好处!”

“咱知道陛下现在优先外封的是藩王,这不担心藩王封完之后就没有好地方了!二位见得世面多,给咱说说外面的世面。”

郑和笑了,这柳升是担心好地方都被藩王占据了,等到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只剩下了边边角角的地方。

“柳侯爷,这天下之大超出你的想象,就是整个南洋也不是你们这些藩王和勋贵能够铺满的。更何况南洋向南还有一片从来没有开发的大陆,这片大陆跟大明的大小差不多,你说要多少人才能填满?”

柳升瞪大了眼睛问道:“竟然还有一片和大明差不多大小的土地,那片土地上竟然没有国家吗?”

“当然是真的,不过这片大陆上虽然没有国家,但是还是有野人存在,这些野人很有可能是会吃人的!”

郑和其实也不知道这片大陆是否存在,关于这片大陆他是听皇帝说的,皇帝说的信誓旦旦,以皇帝这些年来说的话,做的事,没有一件没有应验,郑和认为皇帝肯定说的是真的。

柳升冷笑道:“在全副武装的军队面前,一群食人族何足挂齿!”

郑和举起酒碗喝彩道:“柳侯爷豪气,饮胜!”

说着就准备将酒碗送到嘴边,忽然就感觉一阵天旋地转,酒碗从手中滑落,跌落在木地板上,粗陶的酒碗碎成了一堆陶片,整个人直挺挺的向后倒下!

王景弘仗着手疾眼快从凳子上跳起来一把捞住倒下去的郑和,缓缓将他扶在怀中,低头看着双眼紧闭的郑和,轻声问道:“郑公!您怎么了?”

这时柳升也从桌子对面走过来,看着昏迷的郑和,赶紧用大拇指掐在他的人中上,通过神经的刺激希望人能够醒过来。

还好时间不长,郑和在疼痛的刺激下悠悠睁开眼,王景弘见郑和醒来连忙问道:“郑公!哪里不舒服?”

郑和艰难的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的头部,吐出一个字:“疼!”

柳升与王景弘对视一眼,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郑和怕不是中风了吧?

郑和病倒的消息被用快船送回大明安南布政使司,再由驿站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经过海军内部以及旧港官府的联合决定下,郑和还是要送回国内治疗。

旧港的医疗条件有限,好的郎中都在国内,甚至是皇宫大内之中,至于从旧港到天津这段海路,郑和能不能撑得住,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就算是采用最快的方式传递信息,朱瞻基收到郑和病倒的消息也已经是一个月之后。

收到这个震惊而又在意料之中的坏消息的时候,朱瞻基已经移驾到了济南,山东的土改已经进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朱瞻基看着加急奏疏叹了口气对范安吩咐道:“传旨太医院组织太医南下上海,不惜一切救治郑和!”

“是!”

范安刚想转身去安排人传旨,就被皇帝喊住说道:“你亲自去一趟定海海军总部,让留守的洪保暂时接管海军留守舰队!”

“是!奴婢这就动身!”范安还是一如既往的回答的干脆,似乎只要是皇帝吩咐,就算是让他去死都不会有所迟疑。

洪保本是回回,本名已经无人记起,洪保之名乃是太宗亲赐,可见其在太宗身边也是颇受信重之人。

听到皇帝让洪保接管舰队,范安便知道又一个太监大佬崛起了,当今皇帝与太宗皇帝一样喜欢重用太监。不一样的是当今下旨整个大明停止阉割儿童,给出的理由是阉割儿童不利于发展人口,如今正是大明开拓进取的好时机,以大明现有的人口根本就撑不起一个世界性大国。

现有的太监已经成了大明最后一批太监,不使用太监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皇宫那么大总要有人洒扫庭除。若是用女子,女子天生就有局限性,有些活女子根本就干不了。

而且大量女子进宫就会耽误最佳的婚配年龄,同样不利于人口的发展。这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一夫一妻制。

想要推行一夫一妻制,对于眼下的大明来说,比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还要难。毕竟食色性也,有钱了若是不娶妻纳妾如何能显示出自己的富贵。

更为关键的是皇室若是遵循一夫一妻制度,一旦皇后无子,那就是天大的政治事件。

朱瞻基有后世的经历,自然是知道这生男生女与女子自身的关系不是很大,就算是后世科学昌明,也无法解决怀男怀女随心所欲。

夏元吉的离世与郑和的病倒,让朱瞻基意识到皇爷爷给他留下的肱股之臣都将老去,大明朝已经到了更换新鲜血液的时候。

这个时候一些年轻而有能力的官员必须尽快的提拔上来,让他们承担更大的责任。

朱瞻基查看过全国官员的履历,每年都会接见一些进京述职的地方官员,大多数官员都是抱残守缺,满口的仁义道德,一问到政事便漏洞百出,对于地方治理毫无规划可言。

不过也有一些读书人中的另类,如今的兵部侍郎王骥就是其中的一位。王骥在朱瞻基的眼里像武夫多过于像文官,不过他却是地地道道的文官,乃是永乐四年进士出身。

二十多年的宦海沉浮已经让他升到兵部侍郎的高位,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很快王骥就会登上兵部尚书的位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