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京城不宜多建大学(1 / 2)
北洋大学新建,李振新倾注了很多心血。这是第一所与国际大接轨的大学,办的好会对大明本身的学术体系产生巨大的补充作用。
初步计划先设置五个学科专业,航海学、西学、海船制造学、译员科、博物科。教师是中外各占一半,大明这边还是能找到一些对西学有涉猎的人士,一些在东亚地区流浪的外国人,基本上也会说汉语,直接聘请过来就能用。
大学聘请教员的公告一贴出来,就有三四十号欧洲人跑过来应聘。主要以传教士和流浪雇佣兵为主,经过面试李振新留了二十多个。剩下的人也没有直接打发走,而是给他们提供了到港口还有海事衙门工作的机会,主要目的是为了千金买骨。
这些人,李振新专门接见了一下。主要是的看看他们的水平到底怎么样,经过面试发现,水平还能凑合,不过短板明显。比如在海船制造这方面,就很难找到相应的人才,在学术方面同样没有啥有建树的人才。
造船是高端技术,目前欧洲各国都进行着技术封锁,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获得人才。这就于大明这边,将蒸汽机制造技术等一些高端技术进行封锁一样。
费尔南多是一名葡萄牙籍的海员,前些年跟随海船到了澳门。他所受雇的海船被海盗给抢了,没法回到欧洲去。没办法,就只能流落到澳门讨生活。
澳门的生活并不如意,因为他没有专业技能。唯一的强项就是当水手,这技术在澳门没啥用。最后只能受雇于一些商人当帮闲。
所谓帮闲就是跟着商人满地儿去采购东西,给人家当佣人,还没有固定工资。一般情况下是商人给他们提供食宿,到了地方上除了帮商人做买卖以外,他可以自己带点东西进行贩卖,赚的差价就是他的收益。
这种买卖最多也就糊个口,跟着别人的商队,你能带多少东西?混迹了几年,依然没有攒够能回欧洲的路费,费尔南多觉得自己很失败。
前不久有趟从澳门发往北方天津港的商船,有个商人招帮闲,费尔南多急忙应聘跟着他北上。这几年大明北方的好货很多,贩卖所谓明国陕货的生意利润不错。听说北方的天津港,已经被掌控明国陕西的一位将军从鞑靼人手中夺了回来。从那个港口可以直接买到陕西货,会比通过其它渠道便宜不少,这就是费尔南多乐意北上的主要原因。
从澳门到天津,这一路上并不太平。广东沿海有不少海贼,到了大员海峡,倒是很平静。不过要给郑一宽交一笔不菲的过路费,买通行旗。郑一宽势力,在整个远东范围内,都没有对手,强大的西班牙海军、以及荷兰海军被他的船队打的不敢在这一带露头,他们想要在这一带做生意,也得乖乖交保护费。
过了大员海峡、就又不太平了。这一代有个明国贵族的武装,他们是郑一宽的敌人,进入他们的海域,很容易被当做敌人对待。好在这几个月,郑一宽的舰队加强了对海域的控制,听说明国贵族武装已经撑不住了。
到达北明国海,基本上不会遇到大股海贼,但同样得小心,这里会有日本海盗、朝鲜海盗、还有明国北方的小股海盗。
万幸、费尔南多这次北上没遇到什么危险,顺利的到达了天津港。这个港口现在秩序比较好,而且不像以前的明国人和鞑靼人统治时期那样,排斥外国船只进入。
在港口临时划定的自贸区,费尔南多以及他的雇主将货物都从船上搬了下来,堆在公共摊位等待买主。
其实他们带的货,并不畅销,都是些香料、药材、杂七杂八的东西,来这里的目的主要是从进明国货,拉到澳门港,或者马尼拉港,等欧洲跨洋商人采购。欧洲跨洋商人,一般不会深入到明国海域进货,时间上不划算,这也是他们这些二道贩子的生存空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