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约谈粮商(1 / 2)
施家人平安逃到广东后,在李定国的接应下他们迅速启程北上赶赴登州和施琅汇合。
时间进入十月份的时候,青岛港的建设工程已经启动。而施家人也正好在这时候,到登州和施琅团圆。能这么顺利的从郑家的魔掌中逃脱,除了布置得当还必须要十分幸运才行。
这天下有人幸运,就有人不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总有些人没有被命运眷顾。而今年,似乎没有被命运眷顾的人特别多。从三四月份开始,是不是的传来坏消息。初夏北方发生了严重的水灾,同时江南、华中一带又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水灾一段时间后就过去了,而旱灾一直持续到了现在还有结束。
两季粮食绝收,让富裕的江南也撑不下去了。六月份逃难的还都是一些破产农民,而进入十月份的时候,一些自耕农和中产人士不得不加入逃难的大军,开始找活路。南直隶、江西、浙江三省有过千万百姓,哪怕是有十分之一的人逃难,也够人受的。好在浙江这边有福建帮衬一下,南直那边孙可望的救灾措施比较得当,唯有凤阳府和江西北部的情况失了控。
曾泽生带着一儿一女进入中原地界的时候,天上总算是下起了雨。说实话他很想回过头来,返回老家。可理智告诉他,回去之后会死路一条。现在确实有了降雨,但这不代表着旱灾结束。没有余粮、没有种子,他们这些一无所有的家庭,拿什么熬到下一季粮食收获?为了活命,家里将最后八亩地的永佃权都拿来换粮食了。就这老婆还是在生小儿子的时候,营养不良,难产而死。
灾难对于生斗小民来说是生死别离,对于富室巨户来说却是饕殄盛宴。通过各种手段,他们攫取了平常难以想象的利益。一斗麦子,能换数亩田地的永佃权,能让百姓们卖儿卖女妻离子散。
“爹我饿、走不了路了。”
“再坚持一下,咱们带的干粮不多了,得赶到前边的接待点,看了情况再说。”
逃难不可能什么都不带,曾泽生的背包里其实还有点粮食。但这是最后报命的东西,他想着到了地方后再说。尽管传言说,那边朝廷救援得当,过去之后就不会再饿死。可不是亲眼所见,谁知道有没有意外,传言到底靠不靠谱。
到了傍晚的时候,一家三口总算是赶到了救灾接应点。这里有好几千人呆着,场面有点乱。前边一大群人在排队,凑近一看原来是施粥的地方。老曾连忙带着儿女,赶过去排队打粥。
“有没有盛粥的碗?没有的话,去前边有饭碗的地方打饭,每人只能打一碗,没有多的。”打饭的人很不客气的在粥锅旁边吆五喝六,好像自己有多大权威一样。
有碗的的人可以自己打饭端到旁边吃,没碗的人,只能用公共的碗在粥棚附近就地吃。公共用的碗都拴了铁链,生怕被人顺走。
刚开始的时候碗其实是可以随便用的,可一不留神就被灾民们给顺走了,逼得救助所只得用铁链把碗拴上,并且派专人看管。灾民们是穷极了,只要见到能顺的东西绝对不会放过。
一碗粥也就刚刚勉强把饿气压过去,根本就没法吃饱。但这个救助站,每顿只供应一碗粥不会多供。
吃完饭灾民们被人领到睡觉的地方,让他们休息。这地方异常简陋,连被褥都没有,就是草席和茅草,最大的限度保证灾民不受冻就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