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哲学不是济世宝典(2 / 2)
朱慈烺讥讽林欲楫等人就是躺平了,林欲楫哑口无言,
‘着令林欲楫年老昏聩致仕,归家安享晚年吧。’
林欲楫斑白须发一阵抖动,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老臣望殿下谨言慎行,不可鲁莽改制,殿下济世之心可嘉,然则先隋炀帝也曾立志图强,但是过于操切,引得一片混乱,殿下不可重蹈覆辙。”
众人心悸,您真是什么都敢说。
李德荣斥道,
‘林部堂不可胡言乱语,殿下英明神武,岂是隋炀帝可以比拟。’
朱慈烺一扬手阻拦了李德荣,
“纳谏纳谏,一切都可是说得,说在明处不无不可,也是本宫所求,但如果背后阴谋结党破坏改制,如同先宋的司马光、富弼之流所为,无法提出济世之言,只是无能破坏,本宫不是赵頊那般优柔寡断,但有阻拦改制者,如同螳螂挡车。”
朱慈烺发出了恫吓,改制必须推行,如果谁敢像司马光、富弼、苏辙等人结党反抗,一味在下面拖宕破坏改制,结局都不会好。
因为他可不是既要名声还要实利的赵頊,结果死后安上一个神宗的庙号,什么都没得到,真是可悲。
“来人,送林大人回府吧。”
李德荣尖着嗓子道,显示他很待见林欲楫。
林欲楫沉着脸在两名锦衣卫力士押解下出了乾清宫大殿。
大殿内一片沉寂。
众臣这才明白殿下破釜沉舟之意,任何人阻挡改制都要被废黜。
“内阁拟个章程,推行科举改制吧,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几位阁老辛苦些,拿出一个适合的章程来,要考虑周详,尤其要照顾那些家境贫困的生员,哪怕财赋上付出一些也在所不惜。”
朱慈烺道。
除了出使朝鲜的陈新甲,孙传庭、吴甡、谢升都是拱手领命。
魏藻德心中雀跃,有些抑制不住。
林欲楫被罢免了,他作为吏部左侍郎机会来了,能否一步踏入部堂的要职就在眼前。
只是他也知道他是陛下一再擢拔的人,不是殿下嫡系,如何破局呢。
他偷眼瞄了一下,孙传庭不成,这人太冷脸,他瞄向了方孔炤,可能破局就在此人身上。
“诸卿,朝廷就要发起对马之战,还有科举改制等,政务繁忙,还望诸卿辛苦办差,万不可懈怠,军务、科举都是干系大明国运,如有人怠政,休怪本宫无情。”
朱慈烺敲打一下,提出反对,还可以如同林欲楫一样致仕返家,但是如果暗戳戳的破坏,那就下昭狱吧。
众人急忙领命。
...
陈新甲出使朝鲜,是横渡北海,直接在仁川登陆。
朝鲜左领政尹璠,右领政李圣求亲自到仁川港迎接,可说给足了陈新甲的面子。
‘两位不用多礼,’
陈新甲还礼,表面上确是极为矜持。
如今大明不是几年前大明,那时候建奴是朝鲜的主子,朝鲜甚至向沈阳派出质子。
而现在大明才是朝鲜的主子爷,而建奴为了不腹背受敌,甚至主动归还了李倧质子。
因此,朝鲜王李倧对大明再次尊崇无比,此番派出了左右领政迎候,表示敬意。
陈新甲在一队锦衣卫保护下抵达汉城西门,领议政金尚贤已经在此迎候,虽然他是朝鲜领议政,相当于大明首辅,但是不觉得迎候大明阁臣有什么屈辱,而是荣幸,毕竟大明是上国,而朝鲜是下国,是藩属。
两人见面言谈甚欢,金尚贤很是逢迎。
他这个铁杆反清派能登上领议政,必须是大明的功劳,如果不是大明一再击败建奴,他只能投闲放置,甚至奴酋一句话,李倧就得乖乖献上人头。
三人陪同陈新甲入宫,陈新甲是风光无限志得意满。
但是,李倧在王宫见了陈新甲,听到了陈新甲提出的要求,李倧就傻眼了。
提供济州岛作为明军周转地,作为明军舰队的停驻所,同时派出水步军加入讨伐对马岛的行列。
李倧向金尚贤递个眼色。
“陈阁老,不知道您是否知晓如果攻取对马,就会引得倭寇倾巢来犯,可能有数万之众,这可是一场不次于倭乱时期的大战。”
金尚贤点出严重性。
作为和倭国最近的邻邦,朝鲜君臣当然对倭人心性是最了解的。
倭人对土地的执拗敢说天下第一。
谁敢和他争夺国土必须死磕。
一旦开战,就可能重现当年壬辰倭乱的大乱。
那些年朝鲜王北遁,就连汉城王宫都被倭人焚毁大半,国土沦丧泰半,亡国灭种的危机。
当然最后是大明出兵搞定了倭人,那也是耗时数年,战事激烈,明军损失也很大,更是消耗钱粮无算。
金尚贤这是点出最坏的可能。
“大明监国殿下已经预料了最大的危险,本不予理会偏安一处的倭人,但是倭寇竟然首先攻击小流求,杀伤大明百姓千人,毁坏米粮无算,倭国一再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监国殿下讨伐对马藩,打击倭寇猖狂气焰,当然如果倭人不知进退,再次来攻,大明水师定会让其有来无回。金领政当知道大明水师的战力强悍。”
金尚贤等三人十分尴尬,他们当然知道,朝鲜水师被歼灭大半,到现在也没有恢复原气呢。
但是听到了大明水师,他们终于安心。
他们自问水师实力和倭国相差无几,朝鲜水师抵挡不住,倭国水师也打不过大明水师,既然如此倭人威胁没那么可怕了。
是,倭寇军力很强,那是步军,没有水师总不能游过来吧。
五十出头却是须发花白的李倧向监国问安,同时恭贺大明剿灭流贼,天下太平,相当之恭顺。
接着,李倧表态,全力配合大明征讨对马藩。
几年前,德川家光发来信函,要求朝鲜循大明例向倭国称臣。
什么意思,朝鲜怎么向大明上贡称臣的,就这么对待倭国,让朝鲜称臣。
李倧没有回应,也没敢硬气的拒绝。
这个事件给李倧极大的打击。
这是对李倧的极大羞辱。
可说李倧对倭国旧愁新恨在一处,恨不能剿灭之,当然只能想想,打不过。
现下,大明出动水师和强军,既然水师无敌,倭国不可能登陆朝鲜,李倧想明白了,报仇雪恨的机会可能就在眼前,那就跟着老大干一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