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章 打劫刘总兵?(感谢家里窝囊家外雄 大明总督打赏!)(2 / 2)

加入书签

成化年间,自在州迁到辽阳,安乐州也成了虚壳。

刘招孙一路观察,发现宋应星宅心仁厚,注重实践,固执不知变通,颇有些王阳明的影子。

此人和康应乾那样的政治老油条完全是两个极端。

让宋应星来担任这个安乐州知州,也是经过一番思虑的。

明代知州品级为从五品,对宋应星来说,这样的任命算是破格提拔。

须知,像袁崇焕、马士英、邵捷春、孙传庭这样的三甲进士,仕途起点只是偏远地区县令。

明代科举昌盛,有些进士候补多年,最后连个县令都当不了。

安乐州知州连办公衙门都没有,挂在参将府名下,完全是个闲差。

宋应星便可抽出时间来从事他的科学研究。

宋应星临行前告别兄长,叮嘱兄长好好照顾母亲。

队伍继续往东,一路无话,第二日下午便到了天津卫张家湾。

康应乾马士英他们早早等在张家湾码头。

见到刘招孙率兵赶来,康应乾长长出了口气。

刘招孙翻身下马,码头上堆积着密密麻麻的麻袋,麻袋里装着粮食。

周围聚集着黑压压的纤夫难民,十几个青皮在人群外起哄。

康应乾带来的十个战兵,用长枪组成个圆阵,坚定的守在粮食四周。

“宣武将军可算来了,再不来,老夫也要拎刀子上去砍人了!”

康应乾接过刘招孙递过来的椰瓢,咕嘟嘟喝了口。

“狗日的天津卫指挥同知,说派水营兵来帮咱买粮食,买好了粮食,兵毛都没一个,倒来了这群青皮。”

他们昨日抵达天津卫,找到了指挥同知吕大人。

送了五百两见面礼后,买卖很快做成。

花了一万五千两买粮食,又雇了十五条大福船,钱货两清。

粮食要上船时,吕同知叫住辽东巡按,让他花些银子雇佣水营兵,说是帮助看守粮食。

吕同知解释说,天津卫来了好多流民,粮食放在码头不安全。

给水营兵每人赏二两银子,让他们帮着护粮。

康应乾知道自己被人算计,咬牙问要多少银子。

吕同知笑着说,一千两。

康应乾勃然大怒。

两万两银子的买卖他都没砍价,不知这姓吕的赚了多少钱。

现在还想敲竹杠,真把自己当成土包子捏!

平日都是康应乾阴别人,这次先被六部坑一道,现在还要被这小小同知欺负。

他越想越是恼怒。

以为自己带了兵,无须担心几个毛贼,便拒绝这个贪得无厌的吕同知。

今日,张家港码头便涌来上千纤夫,几十个青皮。

康应乾购买的一万石粮食,还没装运上船的,都被他们堵在了港口。

天津卫东邻大海,西邻海河,南通漕运,北近都城,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可谓辽东与京畿的交通咽喉。萨尔浒之前,便有大量客兵聚集天津,由此进入辽东。

天津的青皮打行,在北方各地可说是数一数二,这些地头蛇心狠手黑,上到威胁过路官吏,下到欺压小民百姓,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敢做。

青皮猖獗的背后,是天津标营、水营各位老爷撑腰。

打行青皮最爱欺压外地过路客商,通常来说,客商吃了亏,只会自认倒霉,也没法报复。

除了客商,他们对客兵也不手软,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客兵是什么货色,青皮门儿清。

陕西河南来的毛兵连胖袄都没得穿,瘦骨嶙峋,比街上的叫花子还惨。

这些叫花子兵发了饷,便被青皮设局坑害,有些客兵还会丢了性命。

青皮一口咬定说康应乾昨日搬粮食上船,挡了纤夫拉纤的生意,必须赔钱。

“每人陪一两银子,三千人就是三千两,要么,就把岸上的三千石粮食留下。”

马士英勃然大怒,提刀就和青皮干起来。

幸好刘招孙等人及时赶到,了解事情缘由后,刘招孙笑道:

“康大人,你们在吕同知地盘上买粮食,当然得按人家的规矩来。”

康应乾正要骂刘招孙,见他缓缓拔出苗刀: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么简单的道理,啰嗦什么!”

青皮歪着脑袋朝这边走来,瞟了瞟刘招孙身上便服,以为他是个援辽把总。

各人脸上都露出不屑之色。

“嘛呢!咱老爷是天津卫同知,半个张家湾的生意都是他老人家的,大雁飞过,都得给拔根毛下来,你们几个,是哪亩地长出来的葱?!”

“哎,那个妞不错,给老爷用了!”

长相猥琐的打行,指着刘招孙身后站立的金虞姬淫笑。

刘招孙像看死人一般打量着对面青皮。

“你们一起上!本官公务繁忙!赶时间。”

刘招孙望着冲来的两个打行,扬起手中苗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