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章 亭子间生活(1 / 2)

加入书签

这时候子女顶替制度的普遍实施,一方面使年老退休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另一方面促进了劳动力更新,提高了工人队伍素质,对提高劳动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减轻城市就业的巨大压力,拓宽上山下乡知青返城途径,维护社会的安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正因如此,子女顶替政策在当时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

“哎,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老林感叹,说道,“小孩自己不努力,不读书,我们做大人的也没有好办法啊。”

一直抽烟的王国贤搭话,“是的呀。还是得要靠小孩自己。想想我们都开始老啦,也帮不上他们多大的忙了。”

王建浦和小毛不说话。王建好看看场面的话题有可能引向自己,有些不太自在,于是慢慢站起来说了一句去灶批间帮忙,也自顾自轻轻开门出去了。

继续聊天。

老林显得有少许尴尬,于是想转移话题。对着外公笑笑,他开玩笑道:“看看,城里有什么好?特别是房间确实拥挤了一些,要是像现在过年辰光,亲友相聚的时候就更明显了。”

外公笑笑,一边抽烟一边接话说:“不像我们乡下宽敞倒是真的。不过嘛------,就算是加上上海,城里其实都相差不多的。”

可是一说到房子问题,就都不做声了。

实际上,房子的问题,不仅是王国良等城里人的痛处,恐怕也戳到了更多上海人的痛处。

上海市民的蜗居生活难以想象。有公开的数据,说是从1949年到1978年,上海的人均面积仅从3.6平米,提高到4.5平米,30年增长了不到1平米。

4.5平米的人均居住面积在全国无疑是垫底的。要知道,当时全国困难户的统一标准是人均居住面积4平面以下。

若以此为标准,上海有90万户家庭(约占上海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困难户。所以,上海只好把困难户的标准划到了2平米以下。可是即便如此,上海仍有近10万户的家庭满足困难户要求,一家三口挤在一个亭子间大小的屋子里。

所谓亭子间,就是石库门里二楼的一间屋子,七八平米的大小,处正房之后,厨房之上,晒台之下,朝北开窗,冬寒夏热。起初设计为堆放杂物,后来,因租客太多,也用以出租。

而在上海,“石库门”是一种住宅的名称。据不完全估算,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前,石库门住宅约占上海市区住宅总量的60%左右,长期或曾经长期居住在石库门的人数约占城市人口的70%左右。一排排的石库门形成了最早的弄堂,也形成了上海特有的弄堂风情。上海人常用“螺蛳壳里做道场”,形容石库门里的生活,意思是在狭窄简陋的空间里做复杂的事情。这些石库门有些类似现在的“小三户”,不大的空间里安置了多个小小的房间。其中最简陋的房间,当属这种“亭子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