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4章 爆破(2 / 2)

加入书签

工期实在太紧,于是工地上就有了一个做法和说法:下跳棋。拆迁速度跟不上,就先上下水管排管工程,房子来不及拆,就只有跳着施工了。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民用公路上竟然还会遇到一个军事问题。说起来也简单,要炸碉堡。

这些碉堡有国民党统治时期建的旧碉堡,也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防止外敌入侵,部队自己也造了一些碉堡,也就是俗称的“新碉堡”。

碉堡数目也不算多也不算少,刚好10个,一下子成为了横亘在当前工程紧张建设中的一只只“拦路虎”。

可炸碉堡不是随便说说就能炸的。作为“国防永备工事“,碉堡是不能随便乱拆的。

《国家军事设施保护法》对此有过明确的规定。原则上说,旧碉堡是可以拆的,但要由当地武装部门实地勘察后,报请警备区有关部门批准。“新碉堡“,原则上是不允许拆除的。如要拆除,须由警备区上报军区,再报中央批准。

上海的旧碉堡,一直到70年代以前基本没拆过,80年代有少量拆除,进入90年代,特别是南巡讲话后,上海进入“三年大变样“时期,才开始大量拆除旧碉堡。

在警备区的支持下,总指挥部最后决定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来拆除这是做碉堡。

控制爆破是国内外从五十年代开始、六十年代以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基于近代综合学科而服务于工程建设的新型爆破技术。

通俗地讲,所谓控制爆破是指对工程爆破过程中由于炸药在被爆破对象的爆炸而产生的飞散物、地震、空气冲击波、烟尘、噪音等公害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控制的一种的爆破技术。

虽然讲,控制爆破目前在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爆破不成功的事例是有的。从爆破设计、爆破器材质量、爆破施工到起爆网路连接等,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将影响爆破工程的效果,乃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从一开始制定爆破方案到开始实施,到现在的最后一座碉堡的爆破,其中的艰难和危险,可想而知。

这不仅要求认真调查碉堡的结构,分析爆破中碉堡墙体的受力状况,同时还要对采取技术措施,如预处理、嵌补、支撑等的可靠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应预先制定应急方案,努力避免安全事故和不必要的损失。

王建东在韩工的推荐下,全程参与了这次杨高路工地上碉堡的爆破过程。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和精心防护,这是他们这个临时团队提出来的总体设想和要求。

从8天前第一座碉堡爆破开始实施,王建东他们就严格控制单段或一次起爆的装药量和装药结构,控制好起爆顺序,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使爆破的声响、震动、飞散物、冲击波等有害效应、破坏区域以及破碎物的散坍范围严格地控制在安全允许的范围内。

今天是最后一个碉堡。这次爆破任务的圆满完成,也就宣告炸碉堡的任务总算是全部尘埃落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