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4章 主敬涵养(2 / 2)

加入书签

夏主任一时没有表态,过好一会儿才说道:“不过,今天我要和你讨论的,是另外一个课题,‘修养’与‘敬’的关系。”

元朝《博望烧屯》中说: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修身养性,意思是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夏主任说,朱熹指出:“德字从心者,以其得之于心也。”王阳明提出“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这些观点都是强调修身养心的重要性。

而中国传统修身哲学中的“敬”,则是一种敬仰、敬畏、敬重。诚如古人所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主张修身有敬、事天有敬、待人有敬、治事有敬。

曾国藩在其早年修身十二款中特别强调:一、敬;二、静坐;三、早起;四、读书不二;五、读史;六、谨言;七、养气;八、保身;九、日知所无;十、月无忘所能;十一、作字;十二、夜不出门。

其中,第一条款就是“敬”,“敬”可以说是儒家强调的一种虔诚状态。在曾国藩晚年日课四条中,更是提到:一、慎独则心安;二、主敬则身强;三、求仁则人悦;四、习劳则神钦。

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论,也主要突出强调两点:

一是“诚意”。《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在中国哲学中,“诚”是一种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的命题,强调立身处世其根本则在“诚”。所以,《论语》中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天命”是首先必须要敬畏的对象,人的言行不能欺天,勿与天地斗巧。

二是“正心”。志虑之正,正心的根本。吕坤在《呻吟语》中讲:“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往往就是一个念头,善恶则分。

那么,“正心”要“正”到何种程度呢?古人非常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志虑之正。孟子曾提出“不动心”的思想,“我四十不动心。”焦循这样解释:“志气已定,不妄动心。”

王建浦坐着不动,仔细聆听。

夏主任说,古人说,人须有三种敬畏:敬天,敬地,敬自己。

天佑苍生,片刻不离,因“知时”而被敬畏;地生万物,春播冬藏,因“知止”而被敬畏;人成万物,审时度势,因“知度”而被敬畏。我们敬畏天,敬它的包容,敬它的苍茫,敬它的威严,更敬它春夏秋冬持之以恒的不懈坚持与无穷耐力。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行事才会有约束,心中才会有信仰。《围炉夜话》中说:“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为人处世,只要处处存有敬意,便能理顺所有头绪。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夏主任说,“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只有经过了这样的涵养功夫,才能达成从容、镇定和历经磨炼后的成熟。”

王建浦不响。

“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论,正是告诉我们要有所敬畏,要至诚至拙,要特别注意正志虑,修内心。一些人奋斗几十年,只因一念之差,一件事没有把握好,就可能栽个大跟头,从一个领导干部沦为阶下囚,其根本在于放弃了“修心”。

夏主任说道,心存敬意,才有无穷妙用。所以讲,领导干部要特别注重内在的修养。“以克己为本”,不是和自己过不去,而是为了自己能过下去,并且走得更长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