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8章 “听天书”(2 / 2)

加入书签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打击,应该说是他听第一次听讲的感觉似乎要更准确一些。

对的,就是王建东第一次听国际会议的感觉,被“打击”了。

所谓“打击”,怎么说呢,如果用另外一个通俗易懂的词汇,完全可以用“听天书”三个字来概括。

对的,对于这一场、以及接下来的很多场会议,王建东简直就是在“听天书”。

首先,他一开始根本搞不太清楚Peter、各位presenter到底在说什么,其次是搞不太清楚底下的观众到底在说什么,再次是不太理解其中很多程序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这时候,如果有人重点观察王建东的话,应该就是连着几天都张大了嘴一副受惊吓状。

为什么会变得这样?

当时的王建东其实自己也不太理解。

后来他回上海后,有一次偶然间跟一个在国外读博的同行闲聊,说到自己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的这些感受,说他觉得自己彷佛自始至终在会场里觉得像在梦游,看一切彷佛都不真实,也不太能知道大家在说什么、在干什么------

这位博士倒是很理解,说他也在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时出现了类似情况。他说,请记得我们曾经的狼狈体验---这一些,主要还是因为语言和文化上多维度shock。

这位同行的建议是,大家都需要时间去学习和适应,而且这种适应的速度往往会超出你的想象。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不过,尽管如此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和糊糊涂涂,但王建东在这次大会期间还是收获巨大。

总结下来,主要的几点体会:

当然第一条,就是学术性非常强。

每次会议的主题都很明确,几乎没有“官方代表”发言等,基本上没有官僚气息,也没有诸多华丽花哨的“仪式”等等。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大会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其次,大部分的报告只注重报告的内容,做得很详尽、细致,一般不会把幻灯片做得很花哨,和国内有些不一样。报告结束的提问确实很踊跃,而且很多都是关于实验的具体细节等问题。

很多次王建东都为台上的演讲者捏一把汗。他觉得,如果不是自己亲自做的实验真的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很值得学习。

特别是,有时候讨论甚至比前面的presentation似乎还要更精彩。

你会发现,学者们真的是在探讨、交流,有些问题真的提的很尖锐,有些回答也真的非常精彩,这一问一答,同时向你展示了你应该以何种姿态迎接别人的问题和如何优雅地作出回答。

听得多了以后,王建东觉得这其实还是学习和了解国外文化的大好机会。

然后,多多和国外同行交流,混个脸熟,慢慢久了也就成朋友了,后面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这趟来香港开会,王建东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看看国外的同行们都在关注什么,看看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们最近在做什么,以此来猜测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毕竟很多时候都是“大牛挖坑,小牛们灌水”。

最后还有一点,王建东觉得,如果细心体会国外大会主办方的具体举办细节,包括大会的议题、组织形式等等,很人性化,能借鉴的地方很多,都值得自己好好学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