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乌朵(2 / 2)
“比如呢?”崔希逸一边往回走,一边问道。
“弩箭,可以换成投石机。装药量,以及,”宋通说着,再看了一眼崔希逸,“火药包里的那些铁屑,可以按比例多放一些。”
“嗯。”崔希逸回应一声,想了一下再问道,“攻击城砦,可以用到投石机。但若是野外交战,投石机一时安放不及时,却又如何?”
“极为简易!”宋通不禁笑了起来,“蕃人以‘乌朵’抛石,我们也可以借鉴使用。”
由来已久,吐蕃人在草原放牧牛羊的时候,为了不使牲畜乱跑,就以石块进行拦阻或驱赶。
近处的可以随手捡起石子抛掷,但是远的又怎么办呢?
他们就用牛筋与、皮条、麻线等,混在一起搓成皮绳,中间是较宽的布带。
需要驱赶牲畜时,蕃人牧民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子,放在皮绳中间的布带里。然后,他们就用手捏住皮绳的两端,在头顶回旋。
待辨认好方向、距离后,他们就松开其中的一根皮绳。这根皮绳脱离手指的控制而甩开,中间布带内的石子,就带着惯性迅疾地,飞去想要驱赶的牲畜那里了。
大自然中,石块的数量,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蕃人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项既简单又实用的技能。男女老少,人人皆会。这个抛石方法,就是他们口称的“乌朵”。
后来,这些百姓或者奴仆,被征召进入军队参与征战。这项技能,自然也就被带入军中,具备了实战的功能。
听宋通提到乌朵,崔希逸叹口气说道:“是啊,这些蕃人自小就使用乌朵驱赶牛羊,习练得很是娴熟。”
随后,他再摇摇头,苦笑一下接着说道:“这样一来,与唐军对战时,他们就以乌朵这种既廉价又有效的武器,发动进攻。”
进入了军队的技能,当然会得到更好的训练、提高。乌朵,这种以惯性进行抛石的方法,既简易,又不用很大力气。但是抛石的距离,却可以达到很远。
史书记载,蕃人在与唐军对垒时,除了施放弓箭以外,就是兵士们大量使用乌朵,对唐军进行远程打击。
石块虽然不会像箭矢那样,使得被击中者立即致残、致命。但这些石块,带着迅猛强劲的惯性,如雨点一般冲来。被砸得头破血流、战阵散乱,那也是可想而知的。
宋通随口附和着崔希逸的话,两人边走边交谈。
走回郑德淳等人身边,崔希逸看到崔静怡等“侍从”已经进去了土屋中,也是暗自发笑:怡儿虽说伶俐,但平日里也很乖巧。今天非要跟来旁观武械的效果,除了好奇心之外,恐怕就因为这个宋通了。
男女之情的萌发,像是春芽破土一般不可阻挠。既然爱女已经动了心思,崔希逸虽然觉得尚且不妥,但也对此无能为力。
郑德淳见崔希逸沉默,以为是试验效果不好,就小心地拱手问道:“大使,是武械的威力不够吗?”
崔希逸被问及,回过神来微笑着说道:“你等自去察看一下,看看是否达到了你们的预期。”
郑德淳等人虽然看到崔希逸神色温和,但也还是不放心,就都快步向标靶处走去。
陈晖正要迈步,却被崔希逸拦住问道:“你知道蕃人的乌朵吗?会那样抛石吗?”
陈晖稍微一愣,随即记起来来到凉州以后,同袍们提及与蕃人作战时的情景。
同袍们说过蕃人会在距离很远处,就开始用皮绳来抛石攻击。
“嗯,听说过。对于抛石,那几乎是人人皆会的。”陈晖并不知道崔希逸发问的意图,只好老实回答,“但要像那般挥动皮绳,从而江石块抛出更远,某还要多加练习方可。”
崔希逸点点头,不再作声。陈晖见状,施了一礼后,忍耐不住地立刻跑去标靶处察看。
稍后,崔希逸转头看向宋通:“火药本就危险,要一众对此并不熟悉的兵士去拿放、抛掷,已经需要格外小心了。若是再用乌朵那样的皮绳抛掷,虽然精熟者可以掷得很远,但或许生疏者发生的意外,就更加多了。”
见宋通不断点头,崔希逸继续说道:“攻击敌方未果,先是炸伤了自己人。伤亡无端增加,战阵必是大乱。岂不是徒增险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