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章 积善庆有余(2 / 2)

加入书签

这附近寻常百姓也都能够买得起,走的都是比较平民的价格的。

这也就造就了韩家的棉花几乎垄断了大盛朝的整个市场,在后面的很多年里,人们一提起韩家,都知道韩家的棉花很出名。

而韩家的身家也是呈几倍的往上涨,这两千多亩的棉花一年就能为他们家带来七八万两的收入了,就更别提韩家还有其他的产业。

如此喜人的收入,让韩得平尝到了甜头,他计划着以后在韩家其他镇上的土地里也都种上棉花,到时如果大盛的棉花市场饱和了,他还可以按照闺女说的,贩卖到其他国家去。

到了十月里,稻谷也都成熟要收割了,韩得平差人给府城里的窦知府送了信。

没过两天窦知府果然带着府城里的大小官员和县衙里的众官吏来大柳村参观收割旱稻了。

上次来过庄园里的那几个农官,见到韩家的田地里添置了水井,井车,大为感叹韩家人的智慧,用井车储水,然后通过连接的竹筒浇灌到旱地里蓄水,并种植稻秧,这在淮阳府很少见。

等韩得平带着人收割了一亩地以后,就把稻谷拉回村子里的打谷场里,剩下的工作就是脱粒。

古代人脱粒的方法还比较原始,是使用的石磨盘、石磨棒对干燥后的谷物进行碾压式脱壳。

然后用石臼和臼杵把大量稻谷加工成白米的,这个方法叫做舂米。

舂米是将糙米加工成白米的一道工序。加工工具主要是石臼。石臼分杵臼和斗臼两种。

杵臼,即小石臼,加上一根臼杵就可操作。

臼杵为木质,手腕粗细,长一米左右,上端装上两三公斤重扁圆形石头,以增加臼杵捣下去的重量。

舂米的人手握杵往下捣,直到米糠完全从糙米上剥落,然后用竹筛子筛去米糠,白米就呈现在眼前。

反正这种手工制作还是比较费时费力的,也很费人工。

等一亩地的稻谷全都脱粒成大米后,窦知府就吩咐人亲自来称了重量,一共是六石三斗多点的大米,就合计是七百五十多斤。(明万历年间,一石大约为120斤左右。)

在场的官员和来参观的百姓们都惊的张大了嘴巴。

那个年纪大一点的司农官说“就是那凉州府和贺州府是主要产米的地区,他们也种不出来这么高产的稻谷啊?”

窦知府以前在凉州府做过官,对于那边种植的水田农业还是比较了解的:“不错,一些老庄稼把式,最多一亩水田出三石大米,这旱稻怎么比正宗的水田出产还翻一倍呢?”

大家都问韩得平,韩得平把早跟光光想的说辞说了:“草民对这些以前也是不懂的,是我家三子每次看了农书给我讲解种庄稼的知识。

我就问他咱们这淮阳府都是种麦子玉米,平常百姓都是吃不上大米的,咱们可不可以种点稻谷呢?

我儿子就说按照道理来说是可以的,这把旱地打上井用竹筒引水灌田还是他想出来的呢,要不说你们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呢,俺们这些大老粗泥腿子哪懂得这些?”

韩得平这番话,既凸显了孝正的功劳,又变相的夸赞了这一群通过读书科举当了官的人,可谓是妙不可言。

那窦知府听了果然大喜过望:“是凛志想出来的?”

那些官员就开始拍马屁“是窦大人教的好。”

“窦大人高才,学生也是有大前途大志向的人。”

老司农更是喜的直拽胡子:“如此丰收应当上奏朝廷,表彰窦大人和其学生。”

窦知府笑的红光满面的,这种功劳落到学生头上,他这个做老师的也是功不可没的。

要是皇上要封赏,他也是能够得到好处的,就又细细问了韩得平除了浇水灌溉,水稻高产的关键。

“大概不同的就是插秧吧,一般其他府城有水田的地带都是点种或者撒种,我们家的是采用插秧式的种植,还有农肥和虫害的管理……”

韩得平一边说着,几个农官竟然拿出纸笔详细的记录下来。

有个农官就询问韩得平:“那要是把插秧这个方法用到有水田的地方,是不是会更高产呢?”

韩得平摇头:“那也说不定,肯定是比以前要产的多的,究竟比不比旱地亩产高,就需要试过才知道。

而旱地的种植,就需要用到水井,井车这些,成本肯定是比水田地区要高的。”

窦知府点头:“这也不妨事,以后如果真的能够推广大面积种植旱稻,朝廷会想办法解决水井渠道问题。”

然后又收割了好几亩,亩产都在七百多斤左右,有两亩还高达了八百斤,几个农官看的都两眼放光了,是恨不得立刻就回去写折子上报朝廷。

窦知府笑的合不拢嘴“我大盛朝以后的生产力可是会提高不少啊,七百多斤的亩产,比粮食高出几倍去了。

就是那有水田的人家,通过插秧,合理灌溉浇种,防止虫害杂草技术也都能够提高到那么高,那大家何愁吃不上大米啊?”

众官员纷纷称是,一连割了十几亩都是差不多的产量,窦知府就命人带着几袋子旱地产的新米回去了。

剩下的时间,韩得平一家又都带着人收割稻谷,脱粒舀米,一百亩地的稻子最后收了七万七千多斤大米,一亩地合算到七百七十斤左右。

归到粮仓以后,光光打算卖一批,留一批种子,剩下的自家吃和庄园里的酿酒坊用,粮食和大米酿出来的酒的口感和质量也是不一样的,价格也不相同。

光光让韩得平给所有的亲朋好友家都送了一袋子大米,这可是自家旱地里生产的,喜悦要共同分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