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7章 大明的文官与武将(1 / 2)

加入书签

朱翊镠为什么要单独拎出退伍军人分配田地的事儿呢?

他可是有用意的。

这还得从朝廷维持军队的供养问题说起,而这个问题又牵涉到明朝治军的方针以及治军的风气等。

当然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问题,更遑论解决了。

都知道明朝文官的地位很高,而武官处处受到文官以及朝廷的压迫。

整个大明一朝,武官最为出名的当属戚继光了。

然而如果没有朱翊镠的介入,戚继光几年之后就会离开人间,按照阴历计算应该是万历十五年十二月。

说出来让人难以置信,戚继光如此声誉与地位,死时朝廷的正式档案中竟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万历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是从东厂的人口中得知。

可以说,戚继光是大明最有才能的将领之一(之一其实可以去掉),被罢黜三年后仍不能见谅于万历皇帝。

原因何在?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戚继光与张居正的密切关系,但另一方面也是整个大明王朝,尤其是永乐朝后武将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

武将的地位很低很低,所以不到用时或者失去价值时根本不被重视。

凭良心说,纵观大明一朝所有武将的经历,戚继光的待遇还算不错了。

他的谢世,纵然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荣哀,可在他生前所受到的重视,仍然超过了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将领。

信手拈来举几个例子。

比如他的朋友,也是一代名将俞大猷,屡被参劾,壮志难酬;

卢镗,先被拘禁,后遭斥革;

汤克宽,被拘释放,命令他戴罪立功,最后在塞外为国捐躯;

胡守仁,王如龙,朱钰等将领,都曾是戚继光部下悍将,为大明立过汗马功劳,却都受到革职或戍边的处分;

当然,同时代也有两个例外,一个是李成梁,一个是刘显。李成梁与刘显也是屡被弹劾,但就是岿然不动。

倒不是因为他们地位有多高、朝廷有多垂青,而是朝廷离不开他们。

李成梁需要镇守辽东,是辽东的定海神针,刘显负有征剿四川云南“土蛮”的重任,两个地方都找不到其他更为合适的人选取代他们两个的指挥权。

刘显儿子刘綎也是迭经革调,后与努尔哈赤作战仓促进兵力战而死。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所以说戚继光还算比较幸运。

武官令人同情的遭遇,在明朝具有普遍性,甚至可以说有其必然性。

因为明朝重文轻武。

如果仅仅只是重文轻武也好说,关键是武将领兵作战与文官集团的施政原则在根本上是水火不容的。

当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冲突迭起,以政治手段无法调剂时,通常就会爆发战争。有时天灾人祸,百姓面临死亡的巨大威胁时,也会铤而走险诉诸武力。每当这个时候文官集团是如何抉择的呢?

他们一贯以保持各方面的平衡作为施政的前提。如果事情非要搞到动用武力才能解决的话,那对他们来说就是失败的表现。

文官骨子里好像就有一种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上至国家下至个人,绝不能将“力量”作为权威。

然而,就武将来说,他们所受到的训练和战争的经历,让他们养成了与文官截然不同的气质。

武将需要准确的选择能力和当机立断的决心,着眼点在于取得成效而不避极端:冲锋陷阵时,就要集中全力对敌人的心脏作猛烈打击;退守防御时,就要考虑实际情况,如不可守则需果断放弃;战斗胜利时,就要一心扩张战果而不会因为其他问题犹豫……

通常情况下,武将会将自己和部下的生命视为赌博场中的筹码,必要的时候可以孤注一掷死磕到底。

可绝大多数文官则以中庸之道为处事原则,标榜稳健和平。故而,武人在刀剑矢石中立下的汗马功劳,在文官心目中只不过是血气之勇,即便克敌制胜也不过是短暂和局部的成功而已。

总之多数文官心里是鄙视军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