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章 两姓之好 二(2 / 2)

加入书签

如今真正有潜力的州郡是幽州、凉州、青州。

刘渊在听到此话后,深表同感,不过对于远隔千里的青州,刘渊并不是很了解。

他向王弥细细询问了一番青州的情况,知道了还有一个王弥之前的同伙,东莱贼刘预的事情之后,刘渊轻轻的说道。

“东莱刘预,这么说来,也算是一员虎将。”

刘渊想了一想,继续说道。

“我们接下来就要进攻冀州,要是能把这个刘预拉拢过来,到时候贤弟和石勒出太行进攻冀西,刘预渡河水进攻冀东,那岂不是事半功倍,几乎可以一战定河北!”

刘渊说完,越想越觉得要是这能如此,那简直就是太好了,到时候匈奴汉国就拥有了横跨三州的资本,三面南下进攻,肯定能把司马家的一群酒囊饭袋打的跪地投降。

王弥听了刘渊的话,心中并不觉能把刘预拉拢到匈奴人的旗下,不过,如今寄人篱下,王弥也不好去破坏刘渊的兴致,也就没有出言置疑。

醉醺醺的刘渊甚至开始计划,要让何人去出使青州,完成这个拉拢招揽刘预的任务,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官职爵位。

这时候,听到刘渊的话,在一旁陪侍的匈奴丞相刘宣,开口说道。

“大单于,这青州的刘预远隔千里,未必知道我汉国的雄威,就算是派人去拉拢也未必会有作用,而且要是不成功的话,恐怕还会堕了我汉国的威名。”

这个刘宣是匈奴汉王刘渊的叔祖父,威望极高又老谋深算,一直深得刘渊敬重,听到刘宣的话后,刘渊也对于此事暂时放下了,不过在他的心中却一直留下了刘预这个名字,仿佛冥冥之中会发生一些什么。

青州,临淄。

在原本打算,狠狠敲诈了一笔东海王司马越之后,刘预发现这个掌控晋朝大权的太傅司马越,简直比自己还要穷,除了能给刘预提供一堆堆的空白委任制令以外,其他的钱帛、粮食等有用的物资什么都提供不了,甚至在刘预手下商行卖给他们食盐之后,也没有钱帛,而是用了一批工匠抵偿的。

刘预在济南郡留下了心腹部将董平,让他守卫这个青州的咽喉要地,而后刘预就率领大军回到了青州郡治临淄。

当刘预刚刚回到临淄之后,就得知司马越带领大军迁徙到了濮阳,在发现濮阳也是一穷二白缺乏粮草之后,又迁徙到了荥阳。

而荥阳距离洛阳的距离,就非常的近了,看到东海王司马越率领大军几乎驻扎到了自己眼皮底下,在洛阳的苟晞就再也不敢无视他了。

原本苟晞联合北宫纯,在河东几次击败匈奴人,眼看就要收复大批失地,现在也顾不得继续讨伐匈奴人,而是率领军队回到了洛阳城中,严防死守,就怕东海王司马越突然发难,进攻洛阳,把司马炽这个皇帝抢走。

北宫纯和苟晞这两个当世名将,原本讨伐匈奴一片形势大好,进行到一半,苟晞却突然率领大军返回洛阳,兵力薄弱的北宫纯虽然气愤无奈,却也只能跟随苟晞返回洛阳,自此之后,原本惺惺相惜的北宫纯和苟晞两人就变的疏离起来。

虽然东海王司马越心中一直觉得是苟晞背叛了自己,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但是因为匈奴人的攻势越来越强,关中、豫州、冀州都已经无暇响应司马越讨伐苟晞的号召。

当司马越一想到,自己要单独面对苟晞这种当世名将的之后,司马越就守在了粮草充足的荥阳,丝毫不敢再提讨伐苟晞的事情。

因为各方的顾忌,使得整个北方数州,竟然在一个月内没有发生战事,让各方的百姓得享片刻的安宁。

不过,很快更大的战事兵灾就来了。

永嘉二年,九月。

匈奴汉国将领王弥、石勒二人,分别统帅两万军队,从太行关陉而东,寇略豫州魏郡、冀州赵郡。

豫州刺史裴宪在白马抵抗王弥,车骑将军王堪在东燕抵抗石勒,双方拉锯互攻,附近十余万百姓流离失所,纷纷向北逃往幽州,或者渡过黄河逃往青州。

面对大规模涌入青州的流民,刘预的心中不禁的又喜又忧。

喜的是有了更多的人口,就有了更多的兵源和劳力。

而刘预忧愁的事情是如今的时节可是到了九月份了,已经是中秋之后,今天的粮食早就收获完毕了,本就勉强支撑的粮食又要再分给这些新来的流民一些,更加捉襟见肘了。

这些流民除了随身携带了部分粮食之外,要想熬过即将到来的冬天,就需要青州地方给他们提供粮食、房屋、衣物来渡过冬天,不然的话这数万人口要么在冬天冻饿而死,要么就继续流浪迁徙到南方了。

就在刘预懊恼,为何每年的冬天都是这么难熬,都要为粮食补给而忧愁的时候,另外一桩令他棘手的事情却找上了门来。

一个幽州都督王浚派来的使者,刚刚来到青州。

这个使者在之前与刘预有过一面之缘,是王浚麾下的游姓子弟。

王浚的使者,见到刘预之后,一开口说出此来的目的,就把刘预吓了一大跳。

“什么?!来给我做媒?”

在听到王浚的使者,竟然千里迢迢来给自己做媒之后,刘预忍不住的惊呼。

王浚派人给自己做媒,做什么媒,给什么人做媒,这都让刘预有些想不明白。

使者不慌不忙,甚至笑眯眯的说道。

“将军位列上卿,却一直未娶妻,原本应该是遗憾,不过如今看来确实一件大好事啊。”

使者侃侃而谈,继续说道,“我家博陵郡公有一女郎,年已十四,蕙质兰心,善学诗书,高门贵女,实在是与将军天作之合的佳偶之选啊。”

刘预一听,原来是王浚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自己啊,不过,这个王浚这是想得哪一出,自己与他从来都是毫无交情,为何会如此手段拉拢自己呢?

“鄙人最近忽然想起来,曾经与将军长兄同窗游学,咱们算是故旧之交。”这个使者见刘预一脸疑惑,继续解释道。

“这王都督嫁女,可不仅是两姓之好,更是为了幽、青二州之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