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0章 吞鲁(十)(2 / 2)

加入书签

毛明山从尸体上捡了些干粮,又采了些野果,往山上走去,只见遍地的死尸。

太惨了!这些狗鞑子,居然连老人和孩子都不放过。

暗暗发誓,血债要用血来还。

??

“经略,监国不肯发援兵,您何不去求浙闽总督何腾蛟,他部下可是有数万雄兵,兵力比监囯强得多”,左右劝王翊求何腾蛟。

“住口”,王翊喝道,“忠臣岂可事二主?”

左右不敢再劝,“经略,那吾等下一步去哪里?”

“回大兰山”,王翊的目光坚定如铁,“吾要和弟兄们同生共死!”

普陀山岛上,兵部尚书李向中劝朱以海:“监囯,王翊没从您这里请到救兵,须防他投靠靖军”。

朱以海叹了口气:“此事是孤对不住王完勋,他若想弃孤投靖,尔等不要阻拦,随他去吧”。

??

一艘小船,载着王翊和十几名部下在宁波府观海卫登陆。

一路潜行至清贤岭、丁山、太平山、东山、大兰山各处,遍地的死尸,没有看到一个活人。

来到了大兰山,在一座山峰上发现了两万多具尸体,皆已经腐烂,只能从遗留的旗帜、衣物上看出,是自己的部下。

亲兵王三忽然嚎啕大哭,他的妻儿都在山上,“王经略,要报仇啊!一定要报仇啊!”

“这个仇一定要报”,王翊的目光欲喷岀火来。

“王经略,吾等去哪?”

“去奉化,听说那里还有义军活动,吾等去奉化招兵买马”。

王翊有这个自信,虽然他现在一没有银子、二没有人,但他是王翊,大明朝的经略直浙兵部右侍郎兼左副都御使,只要把这杆大旗一插,随时都能组织起人马。

可惜,天不从人愿,刚至奉化,就遇到了一支清军。

“站住,干什么的?”

领头的什长喝问。

王翊也不多说,一刀砍翻什长,想夺路而走。

走不掉,清军数量很多,封住了整座山峰。

所有的亲兵都战死了,王翊的刀砍卷了刃,力尽被擒。

奉化是弥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的出家、得道、圆寂、归葬之地。

雪窦山雪窦寺,浙江巡抚肖起元恭敬地给弥勒佛上了柱香。

部下来报,“抚台,大喜事,抓住了大兰山匪首王翊”。

“咣当”,肖起元手上的香烛落地,“哎呀,这雪窦寺的弥勒佛可真灵啊!”

??

听说抓住了王翊,浙闽总督陈锦兴冲冲地带着提督田雄、总兵马进宝等亲自审问。

又是威逼又是利诱,王翊均不为所动,要求速死。

陈锦舍不得杀他,还做着诱降的美梦。

王翊大怒,破口大骂,逮谁骂谁,陈锦、田雄、肖起元、马进宝骂了个遍。

陈锦本来就是个暴脾气,家里的仆人几乎都挨过他的鞭子,最是受不得气,遂下令三日后处斩。

听说三天后鞑子要斩自己,王翊从容自若,把服饰穿戴得整整齐齐,每天都梳理鬓发,洗涤面容。

看守他的清兵很奇怪:“您都是快死的人了,干嘛还这么讲究?”

王翊道:“无他,使汝曹见此汉官威仪也!”

看守很羞愧,见王翊皆不敢抬头。

砍头的日子到了,陈锦被王翊骂怕了,没去,令田雄监斩。

田雄欲杀之提升士气,令众军集结,在军前处斩。

斩前最后一次劝降,田雄刚开口,王翊坐在地上,指着他骂:“不必多言!成败利钝,是天意造成的。汝等知道些什么!”

田雄怒了,自从官当大了以后,已经很少有人敢指着他骂了,令人掰断了王翊的手指,捆在木桩上。

王翊骂不绝口,田雄又令众将射之。

一将射中王翊肩膀,王翊挺着胸,如同一根直木,不稍晃动。众人皆称奇。田雄亲自射,一箭射中面颊,仍然纹丝不动。清兵无法,残忍地割断了王翊的咽喉。

为了恐吓反清人士,陈锦下令将王翊的首级悬挂于宁波府城西门城楼之上。

“唉!”

宁波西城之下,义士陆宇鼎痛不欲生,他和冯京第、王翊皆是好友,将冯京第的手臂葬于马公桥下后,又想抢回王翊的头颅。可鞑子看守太严,陆宇鼎只能时时徘徊于城楼之下叹气。

这一日,他又仰望着战友的头颅不忍离去。

“陆兄!”

忽闻一声低呼,回身一看,是义士江汉。江汉追随鲁监囯的大学士钱肃乐起义,兵败后流落于民间,特意为王翊之头而来。

两人合谋,在中秋节龙舟竞渡时盗头。

中秋节到了,宁波城千艘龙舟竞渡,好不热闹。江汉扮作清将上楼巡视,一刀斩断吊头的绳索,等候在城楼之下的北斗河中的陆宇鼎,一把接住头颅,当即回家,藏于秘室。

此后,每逢寒食、重阳,陆宇鼎就浮舟月湖,长歌当哭,以祭王翊。每逢王翊祭日,他便备好鸡一只、酒一壶,与王翊的首级对饮、聊天,仿佛老友还在人世。一直持续到十一年后,陆宇鼎去世,家人才在密室的口袋中发现了王翊首级,偷偷运到马公桥下,与冯京第合葬。

??

王翊殉囯后,无数仁人志士写祭文祭之。

消息传到了长沙,朱亨嘉觉得自己身为监国,也应该写一篇。本来这种事,自有手下的鸿儒代笔。但是朱亨嘉觉得,让人代写,是对英烈的不敬。自己写得再差,也是一番心意,坚持要自己写。写了很久,一篇文采不佳,但是感情真挚的《祭王翊文》终于完成。其文如下: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三十有六年。或曰祸福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然忠臣烈士之气,贯于长虹,何惧祸福哉!

民有父母,国有栋梁;衣冠可复,斯文有传;义士有所恃而不恐,奸贼有所畏而不为。譬如山川,不见其运动,而恩泽惠于千秋。

呜呼!昔板荡之际,御史王君荐公于余姚,受命于危难之间,舍生忘死,与鞑虏相搏。胡酋有心腹之患,大明有泰山之安。

公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死而不衰。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闻公之丧,义当亲身往吊,而怀录不去,泪湿衣襟。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誓挥师北指,慰我公之灵。呜呼哀哉!尚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