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5章 听政(四)(2 / 2)

加入书签

“嗯,张学士,汝去告诉王夫之,让他也参与修史,一定要好好地修!”

朱亨嘉把“好好地”三个字咬得很重。

张佐宸跟随朱亨嘉好几年了,立即心领神会,“臣一定让王夫之‘好好地’修史!”

孙金鼎见自己编纂《贰臣传》的提议被监国否了,面色不禁有些黯淡。

朱享嘉觉得不能冷落了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和煦地问他:“孙卿,科举改革的事搞得怎么样了?”

每个朝代的科举开考科目都不一样: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常设五科,多的时候考十几科;宋朝也考好几科;大明朝最少,只考进士这一科。因为只考进士,导致大明朝的士子很多只知道四书五经,其他知识匮乏。

孤的这些官员,如果一个个都成了书呆子,可怎么得了?朱亨嘉觉得科举的科目,必须增加!大明不仅需要懂经义的大儒,更需要做实务的人才!

孙金鼎精神一振:“禀监国,此次科举共考十科。除了进士科外,还增加了明经(经义)、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翻译(外语)、经济、博学鸿词(应用文书)、策问(论文答辩)、诗赋九科”。

“好啊!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才广泛嘛!”

朱亨嘉想了想,又道:“孙卿,吾大明的士子,多年以来已经习惯了只考进士一科。所以一开始,其他九科的中榜数目不宜过多。孤的意思,此次科考,还是以进士科为主,占中榜总数的六成,其他九科总共占四成。这样,就不用担心那些举子们吵翻了天”。

孙金鼎一听,十分佩服,不愧是监国,考虑问题面面俱到啊,由衷地吼了一句:“监国圣明!”

内阁首辅、户部尚书关守箴,见次辅孙金鼎,刚才吃了个瘪,提出编《贰臣传》的建议被否了,不由得暗暗高兴。

关守箴虽然和孙金鼎一样,都是有拥立大功的从龙之臣,可他没有孙金鼎那样会拍马屁,圣眷没有孙金鼎浓,之所以能当首辅,主要是因为处理政事的能力更强一些。

虽然都是认识多年的旧人,但二人谁也不服谁,互相之间别着股劲,在朝中也隐然形成了两个小派系:关系和孙系。

对党争的苗头,朱亨嘉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大明之所以搞成这样,党争是个重要原因。万历年间,东林党和浙党﹑齐党﹑楚党争斗,京察的时候,各种互相攻击的访单、揭帖、奏疏、邸报,居然达到三百多份。“夫明之亡,亡于门户;门户始于朋党;朋党始于讲学”。

此次京察,朱亨嘉对关系官员和孙系官员进行了暗中观察。并没有发现党同伐异,只讲派系、不讲是非的情况。这样便还在自己的容忍限度内。大臣之间有些小矛盾,是朱亨嘉喜闻乐见的,这样更有利于自己掌控朝局。

其实是朱亨嘉多虑了,任何一股新兴势力,在打天下阶段,都是很团结的。面临着清军的威胁,关守箴和孙金鼎再有矛盾,也不敢窝里斗,坏了大事,最多也只是互相下点眼药,斗斗嘴而已。

“监国”,关守箴暗自得意地瞟了孙金鼎一眼,“臣还有三事请监国定夺:一曰开海;二曰取消茶引;三曰完善税制,取消落地税和简化实业税征税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