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9章 儒学新道,重立三榜!(三合一大章,加更完成~)(2 / 2)

加入书签

直到今天,听说官府免费发放书籍的事,他直接什么也没想,就兴奋地丢下农田跑来了这里领书。

可是在排队等候的过程中,又难免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唉……我又不识字,拿了书又有什么用?没法教娃儿啊。一年的收成,都换不来一个先生授课。

“要不跟老吴合计一下,凑钱请个人?我看老吴也是有些想法的,就是不知道先生介不介意这件事。

“当今圣上自然是真心实意为我们老百姓着想,还说以后要开办学堂,错过了实在是可惜。

“但是择优录取的话,拿了这几本书,孩子也看不明白,还是白搭。

“要不就拿回家珍藏起来,反正是免费的,不要白不要……

“不行!不能浪费这次机会。大不了省吃俭用一些,我饿上几顿多存点银钱粮食。

“等着刘老爷那边招雇农了,家里的田地让婆娘照顾着,我再去那边赚点。

“无论怎样,还是要替儿子想想办法……”

左等右等,队列终于来到了王凡这里。

好在桌子上书还很多,没有出现刚轮到他书却正好发完的尴尬场面。

在此之前,王凡已经用手在粗布麻衣上不知反复擦拭了多少遍。

此刻伸出一双黝黑粗糙的大手,神色恭谨地将三本书册接过。细心包裹在一卷细布之中。

——他并未想过翻看。

反正看也看不懂,还糟蹋了好东西,不如先拿回家好好存起来再说。

就在这时,旁边有议论声传入了耳中——

“这个书也太厉害了吧!对照这这本书,我肯定能把所有内容都学会!”

“你说的哪本书啊?我看了那个《夏律》,除了最外面那两个大字认识,看内容就和看天书一样,啥也没看明白。”

“《识字》啊,你看看就知道了。”

“……”

王凡听到这话,脚步微微一顿,犹豫了片刻,还是从怀中取出书来,找到《识字》,轻手轻脚翻看起来。

一些简单基础的文字,他还是能认识的。

翻着翻着,他神色变得激动起来,双眼中甚至有泪光浮现。

“有了这本书,不请先生也能让娃儿读书认字了,以后也有机会进学堂……”

这本《识字》一书,几乎颠覆了所有人对学习的认知!

在这些人的印象中,识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都是大户人家,去请专门的老师来家里,一个字一个字的为稚童纠正读音,讲述含义。

然后再一点点的描述其中用法,还未必能学得会记得住。

真想完全把基础文字搞明白,没个三五年是不可能的。

而在这本书中,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本书,以最为基础常用的文字作为声母和韵部。那些字,即便是王凡这种老农,也能认识其中的大部分。

最初使用起来,还略微有些迷茫,但多看两眼,便很快学会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基础认知还是有的。其实很多人,并非愚蠢,只是没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罢了。

......

随着这三本新书的传播,不仅仅是民间,天下学宫之中,同样争论不休。

但不同于普通老百姓把目光汇集在《识字》那本书上。

这里毕竟汇集着各学派顶尖人才,不存在不认字的情况,主要讨论的是《夏律》与《儒学》两书。

关于《识字》,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好用就完事了。

何况这是夏皇亲自提出的思路,也没人想不开跟这本书较劲。

但另外两本,就涉及到专业知识了。虽然只是基础理念,但这些内容最为重要,关乎学派根基,无人敢不重视。

《夏律》这块,主要是在刑部任职的法家中人对过去的大夏律法进行了再次重修,这部分修改的内容,引起了少许非议。

不过由于吴庸等人谨遵秦昭命令,循序渐进,并未更改太多内容,所以这些声音也并不多。

焦点还是在《儒学》一书上。

不同于今日在各地免费发放的入门书,学宫给学者们研究的基础典籍中,包含的门类相当广泛。

只有如气学、理学、心学等衍生内容,还没有正式开放给所有人。

学宫中,研究古礼的学者们一开始自然而然分成了两派,一派认可儒家,一派不认可。

前者数量极多,完全碾压了后者。

但是后来,情况却渐渐变了。因为认可儒家思想的一方,又分裂成数个派别,为前路争论不休。

对此秦昭倒是并不担心。

理越辩越明。这个过程,是任何理念完善途中所必不可少的。何况他有路线指引,不怕走偏。只需要偶尔干涉引导一下便可。

此时的夏阳宫乾元殿中,秦昭也感受到了气运金榜中传来异动。

与此同时,识海紫台之上的万民虚影越发凝实,修为境界飞速提升。光晕流转间,片片琼楼拔地而起,似乎即将彻底建成。

[为众生开智,文道气象初现。得万民之气反哺,榜主进入持续的气运勃发状态。气运增长20000,神魂大幅增强!神通‘先天破妄神眸’大幅成长!]

[当前气运:71230]

[开放气运典藏:佛经系列经典,道藏系列经典,心学系列经典]

随着“人皇天宫”接近琼楼境圆满境界,他明显感觉到神魂进一步凝实。若是此时再使用神游之法,恐怕能如同另一个躯体一般。

此外,之前紫台圆满时能感知到的千余里范围,也再度扩大。按照他的估算,等到琼楼圆满,王朝境内就能覆盖万里之遥。

然而,变化却远远不止于此。

秦昭眉心那道紫纹,忽然放出明亮的光芒。

与之前隐约的光晕流转不同,如今远远看去,如同那道纵纹张开了一条缝隙一般!

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今的破妄神眸并非是皮肉张开,而是在向外寸余远的距离上悬浮一只光眸,只不过依然无法彻底睁开。

不过他这会儿却并未过多在意修为与神通的提升,而是看向了新开放的那几个气运典藏。

“总算来了!”他不禁轻轻握拳,心中暗自喜悦。

虽然并不着急兑换和推广,但这几样东西的出现印证了他心中的某些猜测。

而且对未来人族的道路,也更加有底气。

心情大好的秦昭,神念一扫,便察觉到了天下学宫中进行的争论,摇头轻笑。

随后直接安排侍卫起驾出宫,前往西郊学宫,准备简单提点几句。

......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你们瞧瞧,这种言论怎么能写到书里?如此一来,难免有损陛下威仪。”

天下学宫之中,一名老者摇头轻叹,显然对这番言论很是不满。

“不错,我认同严先生的看法。尚书大人虽然对儒学研究的十分通透,但未免对普通黎民期望过高了。”

此人口中的“尚书大人”,自然就是子非了。虽然他立道根基并非儒家,但他对这个学派研究的却十分深入。

这部发放给普通百姓的《儒学》,也大多出自他的手上。

发放之前,其中内容当然也已经得到了秦昭认可。

“话也不能这么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百姓知礼义,知国重,知圣意,知皇恩,自会对皇权敬畏有加。”另外有人出言反驳道。

“皇权至高无上,这番道理传扬出去,如何还能凸显陛下地位?”

“……”

正当几人为此争论之际,忽然有一道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地位,从来都不是靠嘴说出来的。”

这个声音,学宫中无人不知。

一个个赶忙起身面向秦昭,齐声躬身行礼道:“参见陛下。”

他挥挥手示意众人平身,继续说着。

“国以民为本,亦为民而立,此事无不可说之处。我人族百姓,又岂能自轻自贱?”

看着面前数百面孔,肃然道:“今日,若只因为朕是皇帝,手握大权,便拜我敬我畏惧我。那么将来,有异族进犯,实力强于人族,是否便要去拜他敬他了?”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沉默了。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秦昭语重心长地说道。

“评价一件事的对错好恶,要客观公正。如果只是自己觉得有利,就将其视为圭臬,并大力宣扬,这样的评价过于主观。想真正认知一件事,切忌带入个人主观色彩。”

“陛下圣明,是老臣想的片面了。”那位姓严的老者恍然大悟,惭愧道。

“严老先生倒也不必这样说。”秦昭温和地笑笑,“儒学的发展和传播,还需要各位去研究。解释其义,更应与时偕行,不要强作结论,为后世留有余地。”

“臣等遵旨……”

学宫中一众学者尽皆心悦诚服。

很快,秦昭在学宫中所讲的一番话,便通过“有心人”的宣扬,在天下间广泛流传开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