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完本感言(1 / 2)

加入书签

36万字,终于尘埃落定。

现实版块人气寥落,无可奈何。幸有少许关注者不吝宝贵时光一直跟进,更有推荐打赏者,在此感恩不尽,隔空遥拜。

拙作因频频普及手机科技而冲淡了故事,自谑为“记录体小说”,盖于现实题材征文一道,难以避之。

中间两度回老家,且逢老母病重,心绪繁杂下未断更一日。有几次卡文,熬到天亮方得解脱。今日看去,竟皆磨炼,好比雪山草地之于革命情怀。

一位文学博士生导师言:合格的中文博士,看世界名著应不少于300部。

果如此否?

然于小说作手而言恐未必遵此,时移境迁,大环境和价值观或因时代更迭,昨日精华或沦为今日糟粕。

即便是名著本身,亦是褒贬不一。看司汤达之《红与黑》,每觉索然无味,硬着头皮看完。

雨果斥此作“不像小说”,原因之一是全无外部环境描写,惟有没完没了的勾心斗角。

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于语言上总有隔阂,难尽其妙。

一一较去,外国作家的语言艺术无论如何高明,都没有中国明清小说看得舒服。《红楼梦》、《金瓶梅》等才是真正的中国小说的语言。

网文时代的小说,重故事而轻语言,偶有出众者,则有堆砌词藻之弊。

词藻再华美,如不能为情为境服务,则会流于空洞。

张爱玲有“曹雪芹高徒”美誉,行文中很少成语,但能用自己的语言描情摹境,活灵活现,把读者深深代入,斯为高手。

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在观察比较后,写作者能窥见小说家们在叙事艺术上的高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