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瀛州(1 / 2)
徐泽对耽罗岛的重视程度,从移民的选择上就能看出来。
第一批前往耽罗岛的移民,
并不是被迫渡海求生的江南百姓,而是来自登州的武装殖民团。
从登州向外移民并不是第一次,海东、辽东就有不少登州移民。
但一次性迁徙上千人的,却是第一次。
自徐泽率同舟社扎根之罘湾,建港立寨后,
登州社会稳定,经济越来越繁荣,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在为登州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如争夺就业岗位之类的土客矛盾。
有计划地增加投资,扩大就业规模,并转移“过剩”人口,以优化居民结构,是户曹的重点工作之一。
这批移民,实际是编制四百人的“开拓营”和他们的家属,
这些人不仅装备有刀枪弓弩和少量皮甲、大盾,
出发前,还进行了一个月的集中学习和训练。
徐泽的确计划花上十余年的时间,彻底地消化耽罗国,
但不代表他会让移民带着鲜花和礼物,向土著展现同舟社的善意和“无害”。
每个文明族群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耽罗国也一样。
这个有着悠久历史,且长期统一的海岛小政权,
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里,除了高丽开国时,王建曾派大军征讨外,
几乎没有遭受外族入侵,也没有侵略任何外族。
岛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很可能就是一些家族之间的械斗。
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大宋、日本、高丽等国的海商与其交流也不少,
所以,虽然长期蜗居岛上,
但耽罗人相对开放、包容,并不是野蛮不开化的野人。
相较于海东郡原住民,
耽罗岛土著更加温和,是个“爱好和平”的族群。
而且,耽罗岛面积足够大,养育数万本地土著外,再增加一两万移民也没问题。
因此,少量的移民,是可以与耽罗岛土著和谐相处的。
但所有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都差不多——
有水有矿有牛羊的好地方,都会被优先开发。
随着移民逐渐增加,移民和土著的定居点必然会交织在一起,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争水、争地、争资源等矛盾。
徐泽当然不会等到那一天才想办法,
他交给首批移民的任务,除了开荒种田外,
还有向土著传播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并“输送”新奇生活用品的使命。
从这点意义上讲,
同舟社的确带着希望,为了“和平与发展”而来的。
但是,随着耽罗生产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急速改变,
其内部将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
耽罗稳定了千年的社会结构将在新的矛盾冲突中逐步瓦解。
为防止个别耽罗“智者”能够看清真相,主动转移矛盾,把冲突引向同舟社。
移民就必须从一开始便展示不惧打仗的实力,震慑这些人不要胡思乱想。
给“开拓营”进行武装,恰恰是为了不打仗,或者最多打几场小仗。
精准把握此间的政策尺度,很考验施政者的水平。
正在耽罗岛筑城的李俊有这个能力,但独立营马上就要被高丽“招安”,并移镇勿良郡了。
而且,暂时代理吏曹业务的赵遹也不赞成使用李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