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引仙法(二)(2 / 2)
两目内视,如果你看不见内脏,心已经慌了,舌头搭好了,还不行,就要收两目,内视自身宇宙之边,观察全身,边缘有没有动态,四肢动没动。
四肢一动,意在脾,那就不能安神。观察自身宇宙,眼不外视,人心方有定。
这时把眼睛往下看,这是关键。
眼平视、下视,上视不一样,左视、右视不一样。
如果做开两脉可能出现眼睛左视,眼珠全部移到左边才往上去,那是练内五行开脉功时用,眼睛可以随便动,每一动的角度都有关系。
眼不外视,人心有定,人心有定则安神。
三是人心有定则生神,心脏稳定以后能生神,神生定,还是定要把神生,收神机关在两耳,心寄窍于耳,就是说神之机在两目、两耳,修炼者要做到心定、生神,一定要收视返听。这个收视返听,就是眼睛看心脏,耳朵听心脏。
人、事、物的第一步,就是眼睛看心脏,耳朵听心脏,这一步一定要做到。
第二步是道心。
第三步是修天心,那就大了。人同宇宙转,一起呼吸,就是要将耳神从外收于内,内听真息,真息生而生神。
有一些旁门左道的气功书,也讲一些“理”,它讲那个不是功,也不是法,咱们不理解,没有用。
第七法调真息
真息非口鼻呼吸。常人的呼吸叫凡息,凡息停,真息动。
调真息的第一步叫以凡息带真息。
凡息是自然呼吸,真息要求在凡息调整均匀以后,马上有一个动作,吸烈过脐下,呼悉不出心,以凡息带真息。
这时导引词中说把呼吸调整好,呼吸要自然,要细、均、长、又说:常以有欲观其窍。
马上想自己内里吸烈过脐下,呼不出心,这是有意识的,过去叫武火,整个以凡息带真息,就是以文火带武火,吸烈过脐下,呼怨不出心用意念,不能到横隔上边来,否则就从嘴出来了。
这也是开通任脉下部的训练方法,真息在内,凡息在外。
第二步是吸气,收身,收宇宙。就是吸气从四面八方向全身毛孔挤压,气过脐下(不管到哪),主要要拉动下边的修命线,和修命线汇合,收身、收宇宙,四面八方之气向全身毛孔挤压、吸气,秃过脐下,呼不出心;这已到二重意念了。
第三步,吸气,悉过脐下,达丹田,吸气收身、收体、收宇宙,四面八方之气向全身毛孔挤压,呼氣外放,向四面八方放,放成圆形。
吸气,烈过脐下,达丹田(还没开始安炉设熟),呼不出心,这段路线叫十二重楼(大重楼、小重楼。大重楼是十二根肋骨,小重楼有十二个节骨)。
外行呼吸是吸气往里进,呼氣往外放;内里呼吸有吸过脐下,呼悉不出心。
肚脐是十大明窍之一,要想练胎息还得用肚脐的两个点,互相压动才得以供养。
孩子出生后,脐带一断,这两个点就不动了,要练胎息,还得返回这两个点,先作内里以凡息带真息,用口鼻自然呼吸,吸气平过脐下,呼不出心,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吸气收身,收宇宙,呼氮。外放,向四面八方外放。
如果外界不往里压,这个达不到下田,所以第三步是吸气,过脐下达下田,呼不出心,在周围有压力的情况下,呼也不出心,呼不出隔膜,没有路线,要从气管出去,要求最后呼不出气管,在里面走。
这一步不完成,小周天就过不去,吕祖说:人人都能过周天。
一般一两个月就可以练成,力量练强了,天目穴可以可常开常闭。
吸气,杰过脐下,呼不出心,一小时能做33次,要求做24次,一次二分钟多点,老年人最好做它。
没有肯定位置,不要意守,安炉设鼎装上药烧起来,炼出东西叫丹。
不知哪个部位在哪,再去意守,在自身宇宙之中就滞死了。
盘坐不疼就设有路线,要想提高就做双盘。
调真息(以凡息带真息)的目的:吸气,过脐下,达下田;呼气,不出心,这样片刻之功,自得寂定,真乃反听自身真息而不闻,耳不闻而肾生精(这是说明能源从哪里来的),以精化杰,以化神,以神化虚,故曰“三花聚顶”。
这样练的方法是为了“三花聚顶”。
“引仙法”第七法练成了也不能成胎息。
练成胎息得双盘,仿婴儿那个姿式。
胎息第一步形成毛孔呼吸,练胎息鼻子堵上,嘴堵上,耳朵堵上,眼睛闭上,上七窍基本堵死,再把底下也都堵上,如果再能呼吸,这才叫毛孔呼吸,毛孔一闭,肚脐一开,才叫胎息,肚脐不开不叫胎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