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端食材只需要原始烹饪方法(2 / 2)

加入书签

昨天晚上,他在炕上和妻子聊了半宿,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时候不早了,回家吃饭吧,哈哈,今天是个好日子,八月中秋。”李卫国看看时间,便张罗着回家吃饭。

等他们到家,早饭已经快要做好了,很快,热气腾腾的牛肉馅大蒸饺就端上桌。

外面的面皮劲道,里面的肉馅都抱团儿,而且汁水十足。

除此之外,每人还一碗牛奶。

“这个接待标准太高喽。”吴教授嘴里打趣着。

韩教授则闷头吃蒸饺,平时可难得吃上一顿牛肉,等吃了一个大饺子,韩教授这才说道:“老吴,那咱们可不能白吃。”

两位教授心里当然有数,他们能做的事情很多。

吃完饭,稍事休息,李卫国提议,到附近的林子里转一圈,现在的季节,山里当然是美不胜收。

中秋节都放假,所以小当家也要跟着,她跟着,就少不了李小鹿。

反正就在附近的林子,李卫国也就领着他们,又约上王大拿和田大贵,一起进山。

李卫国开着小四轮,毕竟这样能少走好几里地路呢。

把车开到山脚下,大伙这才下车。

“哇,好漂亮!”李小梅嘴里吆喝着,也道出了大伙的心声。

“层林尽染,万山红遍,我今天算是第一次体验到老人家这首词的意境!”吴教授口中也是大赞。

“哥,我们先采蘑菇!”李小梅手上连小篮子都带来了。

“小心点,不许跑远。”李卫国叮嘱一声,这个当然没问题,虽然现在已经有点凉了,蘑菇已经不是那么多,但还是有的。

比如说元蘑,也叫冻蘑,就喜欢在这个月份生长,另外还有再晚一些的金盾冻菇等等。

“是!”小当家打了个立正,然后和小鹿手拉着手,在林子里寻找倒伏的枯树,元蘑一般都生长在这上面。

李卫国则充当向导,领着大伙,在林子里慢慢转悠。

树上,经常可以看到忙碌的松鼠,这个季节,它们也在忙着储存过冬的食物。

其它鸟兽没有这个习性,但是也都在找寻食物,积蓄能量,为即将到来的冬天进行准备。

“难怪古人喜欢隐居山林,这里实在太美了。”吴教授边走边赞。

“老师,您可不能有这种想法,您还得多培育栋梁之才。”郑先农跟吴教授的关系很好,远超一般的师生关系,更像是师徒。

李卫国则灵机一动:“吴教授,不知道咱们国家,现在有没有个人承包山林的政策,我还真想把这附近的大山承包下来。”

“这个倒是没听说过,小李,你承包山林,是想做什么?”吴教授对李卫国的印象也极佳。

“就是觉得这个林子里的资源,有必要加以保护,再有就是准备移栽一些林下参。”李卫国的计划当然远不止此。

这时候,一直比较沉默的韩教授忽然开口道:“我有个同学在省林业厅,到时候帮你问问。”

李卫国连忙道谢,这件事不急,可以徐徐图之。

一伙人正溜达着呢,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小当家的叫声,还伴着李小鹿的啊啊声。

李卫国一听不敢怠慢,连忙奔过去,只见有十多只大大小小的野猪,正向远处逃窜,看样子是一家子。

“三哥,有一群野猪,被我们给吓跑了,嘻嘻,我和小鹿厉害吧。”李小梅胆子还真不小,刚才显然是撵猪呢。

“你们啊!”李卫国摇摇头,觉得有点危险,万一野猪发疯拱人怎么办?

别说两个小不点,就算是成年人也架不住,野猪的战斗力可是非常强悍的。

“没事,小鹿刚才还给野猪崽抓痒痒呢,可乖了;后来有两头大野猪不老实,才被我们给吆喝跑了。”李小梅继续说着。

大人们都意识到刚才的危险,不免有些后怕,看看两个小不点,反倒有点兴奋,还真是无知者无畏。

“啊啊啊。”李小鹿嘴里叫着,手上拿着一个黑乎乎的圆球,塞进李卫国手里。

那东西大概有她的拳头大小,表面坑坑洼洼的,好像包裹着一层鳞片。

这是?

李卫国瞧着这东西,越瞧越眼熟,还把这东西放到鼻子下面嗅了嗅,立刻感受到一股非常特殊的气息。

他忽然想起来什么,大叫一声:“这是松露!”

“三哥,松露是什么?”李小梅还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王大拿到底是见多识广,又在野猪拱过的地方扒拉两下,用脚踢出来几个这样的圆球:“这是猪拱菌,野猪最喜欢吃这玩意。”

他行走山林,以前当然见过这东西,不过没人尝试过。

“真是松露?”吴教授也满脸的不可思议,凑上来查看,嘴里还念叨着:“这东西,不是欧罗巴那边才有吗?”

韩教授则不敢苟同:“那可不一定,只是那边的人比较喜欢吃松露,咱们这里凭什么就不能生长?”

“那可得尝尝,听说在国外老贵了。”吴教授也猫腰开始在地上寻找,这一片都被野猪拱得乱七八糟的。

李卫国接触的信息比较多,当然知道松露的名贵。

他是知道的,这边的山里也有松露生长,不过因为涉及保鲜等方面,所以李卫国并没有着急开发,想不到今天意外发现了松露。

在国外,尤其是欧美一些国家,松露是顶级的食材,像是法兰西一些有名产地出产的高级松露,价格堪比黄金。

松露在成熟之后,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嗅觉比较灵敏的猪、狗等动物,可以通过这种气息,寻找到埋藏在地下的松露。

所以那些职业寻找松露的松露猎人,手上通常都会牵着狗,当然也有牵猪的。

不过到了李卫国这,就不用那么麻烦,地上的腐殖质都比较松软,水分含量也比较多,李卫国直接就可以通过这个来进行搜寻。

“这里好像有一窝。”李卫国发现了一处地方,只是他们都没带工具,只能撅了个树杈子,慢慢挖掘,挖了一尺多深之后,真的发现几枚松露,最大的一个,差不多有成年人拳头那么大。

“够了够了,尝尝鲜就好。”吴教授一点也不贪心,把这几枚松露捡到李小梅的土篮子里。

“好像黑煤球,能吃吗?”李小梅向三哥询问。

李卫国笑笑:“喜欢的,自然就当成宝;当然也有人不喜欢松露的气息。”

松露的气味是比较独特的,很难具体形容,所以两极分化也正常。

于是大家继续在林子里游玩,李卫国还采了一些山钉子,留着给大姐回去吃。

李小梅眼尖,还发现了一些圆枣子藤,李卫国又采了一些圆枣子。这个季节,圆枣子已经彻底熟透了,拿在手上都软软的。

最后大家满载而归,等回到家,已经下午一点多钟。

过节就吃两顿饭,到晚上,再吃点水果月饼啥的垫垫。

李金梅特意杀了两只公鸡给炖上了,正好放点蘑菇。

另外就是李卫国昨天买回来的牛排骨,也炖了半锅。

不过对于李卫国他们带回来的松露,李金梅是第一次见,不知道怎么加工。

这种时候,就得瞧李卫国的。

越是高端的食材,烹饪方法越是原始,尽量保持原本的味道。

李卫国把松露的外皮削掉,这鳞片疙疙瘩瘩的,他干脆就拿着菜刀,修理掉厚厚的一层。

估计要是叫国外的大厨看到他这般做派,还不得心疼死。

李卫国把处理好的松露切成片状,往锅里放些牛油,用慢火把松露两面烙得微微变色,就盛出来食用。

考虑到家人可能吃不惯,李卫国又蒸了一盆鸡蛋糕,上面撒上松露粒儿。

等到开饭的时候,满桌子丰盛的菜肴。

吴教授夹了一片松露,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边吃边连连点头。

“我也尝尝。”另一张桌的李小梅也巴巴地夹了一片松露,放进嘴里。

“呜呜,这啥味道啊?”小家伙就觉得满嘴都是怪味,连忙跑到外屋地,吐到脏水桶里。

回屋之后,她夹了一块牛排骨,美滋滋地啃起来。

松露就是如此,喜欢者奉为无尚美味,讨厌者弃之如敝履。

郑先农在家里过了一个团圆节,对于大馒头屯的村民来说,这个八月节过得最高兴。

丰收带来的喜悦,洋溢在村子上空,再加上家家户户都有牛肉吃,许多小娃子也平生第一次尝到了月饼的滋味,所以显得格外难忘。

等到中秋节第二天,郑先农就随着两位教授返回学校。

临走的时候,吴教授还表示,等到打完稻米之后,他们还会再来一趟,验证一下具体的产量。

稻田里面已经放了水,放水这天,景象很是壮观,一群群以鱼类为食的水鸟,都聚集到田里,开始一场盛宴,吃到撑为止。

大部分的鱼都随着水流,进入到沟渠里面,也有来不及游走而搁浅的,大伙穿着雨靴,拎着水桶,在田里捡干鱼儿。

稻田里的鱼类,多是草鱼和鲫鱼,也有一些鲤鱼,个头都不太大,大伙嫌不好吃,捡完之后,大多都撒回到水库里面。

还剩下不少泥鳅,都一个劲往泥里钻,大伙也懒得捡。

李卫国知道泥鳅鱼的经济价值其实挺高,于是叮嘱大伙:“泥鳅都收着,不吃的话都放进沟渠里,留在田里就糟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